七律到韶山解析 七律到韶山

2025-01-10 1456 瑞晟知识网

一、七律到韶山解析

《七律:到韶山》是毛主席写的一首七律诗。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,和对喜获丰收的喜悦,赞扬了革命者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,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。体现了毛主席高远的思想境界。毛主席为民族解放奋斗三十二年后,重回梦中家乡,红旗烈烈,和黑恶势力的斗争,勇换新天征程,在领袖的回忆里,稻菽千重浪的画卷,呈现在领袖面前。先烈的壮志,当今的英雄。领袖的诗句,令我凝目拜读。

二、七律到韶山思想感情

这首七律,记述了作者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。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,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,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,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,鲜明地体现了作者高远的思想境界。

三、七律到韶山主旨句

1、 《七律到韶山》的主旨句是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。”三十二年前的星星之火,终于发展成燎原之势,原因在于革命人民拥有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。这种精神就是奋起反抗,坚持到底,因为有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理想。“多壮志”指充满凌云之志,所以义无反顾,前仆后继。32年间,一个小小的六百来户的韶山冲,就有148位革命烈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,其中有毛泽东的六位亲人:杨开慧、毛泽民、毛泽覃、毛泽建、毛楚雄、毛岸英,有毛泽东亲自创建的韶山党支部的五位同志:毛福轩、钟志申、庞叔侃、李耿侯、毛新梅。经过激烈斗争,腥风血雨,这里炊烟袅袅,风景如画,完全不同的景象,体现换了新天;从诗人的感情言,则由激愤而舒缓,由沉重转喜悦。

2、 

四、七律韶山写作背景

1、写作背景

韶山,在湖南湘潭西北90里,是毛泽东的故乡。经过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、八年抗日战争、三年解放战争,终于在建国后的第十年,毛泽东才得于1959年第三次返回故乡,一别32年,故乡的面貌全变了。抚今追昔、感而赋诗。

毛泽东在这次返乡,一共住了两天,与故乡父老欢聚畅谈,使人民非常激动欢乐,这两天成了韶山真正的节日。这首七律,是25日深夜写成的。

2、原文

别梦依稀咒逝川,故园三十二年前。

红旗卷起农奴戟,黑手高悬霸主鞭。

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。

喜看稻菽千重浪,遍地英雄下夕烟。

五、七律回韶山诗句

1、七律·到韶山

2、·毛泽东

3、别梦依稀咒逝川,故园三十二年前。

4、红旗卷起农奴戟,黑手高悬霸主鞭。

5、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叫日月换新天。

6、喜看稻菽千重浪,遍地英雄下夕烟。

声明:瑞晟知识网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本站